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7月30日至31日,2025年寧夏東西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人才對接活動將在銀川啟幕。活動期間預計發布高質量科技成果10000項以上,征集并面向全國發布寧夏科技創新需求1000項以上、急需緊缺人才需求500項以上,推動簽約各類科技合作協議100項以上。
本次活動設置了“9+1+6+N”系列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其中,“9”是指前期推介和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活動,前期已面向區外40多家高校院所推介寧夏科技創新需求和本次對接活動的主要內容,組織區內30多家企業赴區外開展對接交流;邀請陳學東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及中石化集團、天津大學等20多家區外高校院所、機構的專家團隊來寧開展科技成果推介路演,與120余家區內企業進行產業需求挖掘對接。“1”是指活動期間舉辦東西部科技成果及人才供需集中發布活動。“6”是指活動期間舉辦平行對接活動,涵蓋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領域、現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領域暨高等研究院合作高校畢業生推介、特色農牧業、生命健康領域等4場供需對接活動和引進高層次人才雙洽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競拍會2場平行對接活動。“N”是指活動后常態化開展系列科技成果引進對接路演。
“我們著力在‘特色化、本土化’上下功夫,主要呈現出3個特點,即參與主體廣泛、匯聚成果豐富、需求征集廣泛。”寧夏科技廳副廳長馬俊超說,活動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面向全國各地100多家合作主體、創新團隊進行推介,初步邀請到科技部等部委、東部省份科技管理部門和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機構等近百名專家學者蒞臨現場,參會主體更加聚焦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等。
近年來,寧夏聚焦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先后舉辦兩屆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暨科技成果轉化與人才交流大會,與12個省市、20家高校院所深度合作,累計實施2000余項科技合作項目,引進超10000名區外科技創新人才參與寧夏科技創新活動,在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特色農牧業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創新成果。
據馬俊超介紹,今年以來,寧夏主動對接東部發達省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完善省際間、部門間、區市縣聯動的科技合作機制,持續深化閩寧、滬寧、浙寧、魯寧等科技合作,與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制定科技合作任務清單,實施重點合作項目128項,引進落地成果435項,全區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32.77億元,同比增長111.9%,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成效更加顯著。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