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通訊員 孫艷平
8月9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也稱北京亦莊)舉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產業發展”主論壇上,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磊介紹,北京亦莊啟動具身智能社會實驗計劃,將打造全域人機協同、產研共融的全域實訓場,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服務千行百業。
作為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和北京市重要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北京亦莊已集聚星海圖、北京優必選、安川首鋼等知名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態企業300余家,打造核心零部件+人形、工業、特種、醫療、協作、物流機器人——“1+6”產業體系,機器人產業鏈規模超百億。
王磊介紹,為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服務千行百業,首先是全區域開放真實世界數據采集資源。北京亦莊開放亦莊新城內商超酒店、藥房醫院、物流倉庫等近千個真實場景數據采集點位,建設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真實世界PB級數據池,開源開放高價值、標準化、可交易的具身智能數據,服務全行業具身智能模型訓練和本體智能化水平提升。“首批20個具身智能實訓場、近百個點位將于本月正式開放。”
其次,北京亦莊將全鏈路賦能機器人二次開發生態。圍繞機器人創新成果共享、軟硬件集成協同、應用場景拓展、產業生態培育,北京亦莊創造性地提出建設機器人二次開發社區,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免費機器人通用本體、研發空間、算力補貼、敏捷開發等要素支撐,鼓勵創新團隊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實現從代碼到產品的全鏈路賦能。
北京亦莊還將全環節布局人形機器人高水平制造。率先布局人形機器人中試量產工廠,提供技術轉化、工藝改進、型式試驗、小批量試生產等服務,強化人形機器人共性制造服務能力,探索高水平“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柔性生產模式。同時,北京亦莊搭建供應鏈快速響應平臺,提供標準件快速物流、非標零部件快速打樣等服務,提升機器人研發生產協同效率。
為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加速產業發展,北京亦莊制定《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將每年投入2億元,圍繞軟硬件技術創新、數據要素先行先試、應用場景牽引推廣、新業態鏈條培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精準化、大力度政策支持,助力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在亦莊創新發展。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