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8月15日,記者從甘肅省定西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定西市岷縣當歸產業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甘肅省首部道地藥材產業保護發展專項法規。
據介紹,《條例》共二十四條,聚焦“護種質、提品質、強品牌、促傳承”四大核心,明確了六大關鍵內容。一是界定岷縣當歸道地產區范圍,涵蓋岷縣、漳縣、渭源及周邊地市的傳統產區,維護道地品牌完整性;二是禁止生產經營“火藥籽”,要求種植戶及時拔除早期抽薹植株,從源頭保障品質;三是建立基于物聯網、區塊鏈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確保“從田間到餐桌”可溯源;四是規范地理標志商標使用,嚴禁道地產區外產品冒用“岷縣當歸”品牌;五是建立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強化品牌維權援助;六是細化違法生產經營、品牌侵權等行為的處罰標準,為產業發展劃定法治紅線。
“岷縣當歸栽培歷史超千年,素有‘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的美譽。”定西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彥吉介紹說,2024年定西市當歸種植面積43.8畝,產值突破51.25億元;2025年全市當歸種植面積穩定在44萬畝,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已成為推動縣域經濟增長、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然而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種質資源保護不足、早期抽薹當歸種子影響品質、品牌冒用侵權、標準化生產水平不均等問題逐漸凸顯。
為破解發展痛點,定西市以“立法護航產業”為思路,以種子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為依據,歷時一年多完成了《條例》制定,為岷縣當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發布會現場,定西市有關職能部門也圍繞《條例》實施分別亮出具體“施工圖”。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定西市中醫藥產業發展局提出“強根基、塑品牌、促協同、賦文化”四維工作路徑,并同步印發《定西市岷歸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聚焦種質保護、品牌建設、產業鏈協同、文化賦能等重點方面設計了八大提質行動。
針對“岷縣當歸”已有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三重認證”,該市市場監管局明確監管舉措,將結合日常巡查,通過主動排查、暢通舉報渠道,對擅自使用、偽造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等侵權行為依法從嚴查處,推動跨區域執法協作,維護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
定西市司法局將把《條例》納入年度普法責任清單,通過組織“百場萬人”精準宣講、開展“直播賦能精準普法”等進行多維度普法宣傳,同時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監督機制,明確各部門執法權限與裁量標準,對執法不當行為啟動監督或行政復議程序,保障《條例》正確實施。
“《條例》是‘岷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護身符’。”陳彥吉表示,定西市將以《條例》實施為契機,推動岷縣當歸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跨越,力爭將其打造成全國道地藥材標桿,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定西方案”。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