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洪敬譜
8月19日,安徽全椒經濟開發區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內,全椒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大光電)的中控室里,顯示屏“矩陣”實時跳動著生產數據,工作人員通過電腦精準把控生產流程。
這家全椒電子新材料產業的“鏈主”企業,正以每年20%銷售收入投入研發的力度,推動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成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回溯2013年,全椒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江蘇南大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地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產業化項目,由此拉開了該縣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的序幕。
以南大光電為龍頭,全椒縣打出產業培育“組合拳”:成立縣委主要領導牽頭的專業招商小組,推行“以商招商”模式;創新“四到”(隨叫隨到,不叫不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精準幫扶和項目“四方”(投資方、施工方、監理方、幫扶責任單位)周碰頭商談幫辦機制,構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產業動能。2014年,安徽柯仕達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園區,10年間成長為年產近2000噸電子助焊劑的行業前五企業;2016年至2018年,安徽博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全椒科利德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全椒亞格泰電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相繼在此落戶,形成梯隊發展格局。如今,園區已集聚企業22家,其中規上企業14家,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15.2億元,構建起以電子特氣、非金屬新材料為主導,精細化工為補充的產業生態。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全椒縣先后引進6個高層次人才團隊,獲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三級財政支持共計6000萬元。南大光電等企業設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博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躋身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多元人才平臺為產業創新注入源頭活水。
從一片空白到集群成勢,全椒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已斬獲“全國電子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安徽省新材料產業十強園區”等多項榮譽。如今,這片創新熱土正以蓬勃態勢,書寫著縣域經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