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8月2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5年早稻產量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穩中略減,單產提高。全國早稻單產400.8公斤/畝,比上年增加5.8公斤/畝,增長1.5%,畝產首次突破400公斤。
具體分地區看,10個早稻生產省(區)中,除海南受強臺風天氣影響單產有所下降外,其他9個省(區)單產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江西、湖南、廣東單產分別增加8.4公斤/畝、8.0公斤/畝和6.3公斤/畝,增長2.2%、2.0%和1.6%。
?“今年早稻播種以來,江南、華南主產區光溫水匹配良好,基本沒有遭受大范圍‘倒春寒’、洪澇、‘雨洗禾花’等自然災害,病蟲害也較輕發生,總體有利于早稻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魏鋒華解讀相關數據時說,進入成熟收獲期后,早稻主產區天氣以晴為主,有利于早稻灌漿結實、成熟收割和品質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各地積極推進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提高集中育秧比例,落實機插機拋、增密增穗、“一噴多促”等關鍵技術措施,助力早稻單產水平提升。
2025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7114.3萬畝,比上年減少17.9萬畝,總體保持穩定。分地區看,浙江、福建、江西播種面積有所增加;安徽、廣東等地受春旱影響,播種面積略有減少。
今年國家進一步加大糧食生產支持力度,繼續提高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魏鋒華解釋說,局部地區春播期間旱情較重,影響早稻適時移栽,農戶改種其他作物,早稻播種面積略有下降,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全國早稻播種面積仍連續6年穩定在7100萬畝左右。
2025年,全國早稻產量570.3億斤,比上年增加6.8億斤,增長1.2%。主產區中,江西、湖南、廣東去年早稻因災減產,今年均實現恢復性增產并進一步增加,早稻產量分別增加3.3億斤、2.6億斤和1.1億斤。
“2025年我國夏糧穩產豐收、早稻實現增產,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為應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提供了堅實支撐。”魏鋒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