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梁樂
8月29日,第二屆低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市召開。大會通過政策解讀、企業交流、簽約揭牌、飛行演示等環節,全方位展現石河子近年來低空經濟的發展成果與未來規劃。
在通航裝備制造產業園,大型無人機鴻雁(HY100)正在進行量產;在大會現場,本地企業首次簽下國外訂單;在石河子花園機場,4項飛行演示展示了低空經濟在物流、應急、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
八師石河子市黨委書記、政委鄂宏達表示,八師石河子市搶抓低空經濟新機遇,積極開辟低空經濟新賽道,已初步建成“全產業+航空”的新格局。
大型民用無人機生產制造“再升級”
本屆低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來自本地和國內多家無人機制造企業將“當家產品”搬到了會場。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大型無人機鴻雁(HY100)。
“最大起飛重量5.25噸,航程1800公里,商載1900公斤。起降距離短至150米,能在4米至6米超低空穩定飛行,適應簡易機場、公路、草地等多種場地,在農林植保、物流運輸、應急搶險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仲志勇告訴記者。
據了解,鴻雁(HY100)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于2020年拿到國內首個“適航證”,也是當下國內唯一可商業化運營的大型無人機。
“在八師石河子市一系列政策資金支持下,天域航通石河子生產基地落地通航裝備制造產業園,并于2025年1月實現了首批三架鴻雁(HY100)無人機的交付,這也是國產大型無人機首次實現量產交付。”仲志勇說,今年上半年,公司又交付了3架無人機,預計年內可完成10架。
在此次大會上,天域航通與來自印度尼西亞、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的兩家企業簽訂了銷售合同,這也是兵團企業首次接到海外無人機訂單。為了應對客戶需求,目前天域航通正在加緊調試第二條生產線。
除了產能升級外,天域航通也在技術層面進行了中長期的布局。此次大會上,該企業與國內發動機廠家簽訂協議,共同研發適應高海拔區域的無人機發動機,以滿足更多場景需求。
“下一步,我們還將探索新能源發動機,比如氫能和鋰電池技術。”仲志勇說,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目前企業已經與新疆多家高校合作,共同致力于低空經濟領域專業人才。
八師石河子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剛介紹,近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出臺制定了《八師石河子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通航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設立通航產業引導基金,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支持、重大項目落地、優質服務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厚植投資興業沃土。圍繞通航裝備制造等重點方面,瞄準產業頭部企業開展精準對接與洽談合作,招引更多配套項目配套產業落地。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再拓展”
8月29日,在石河子市花園機場內,大型無人機雙機編隊、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航空應急醫療救護等飛行演示輪番登場,集中展示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在航空醫療救護飛行演示環節,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組成的救護和機組團隊展示航空醫療救護的“生命線”。為解決新疆地面交通耗時漫長、應急醫療困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今年成立兩支航空醫療救護專屬機隊,已完成20名病患的緊急轉運和救護。
醫療救護是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一個縮影。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兵介紹,近年來,該公司引進先進航空設備,在天山南北先后開展了人工影響天氣、科學實驗、胡楊林生態治理等飛行作業,為新疆農牧業發展提供了保障,累計在新疆范圍內服務農牧團場達到100多個,在防沙治沙、除污消霾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半年企業將重點推進航空培訓基地、應急救援基地、人工影響天氣應用基地、航空維修基地建設,同時拓寬無人機應用場景,在農林噴灑、草原生態修復、航空物流、人工影響天氣、應急救援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陳兵說。
據悉,首屆低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辦以來,八師石河子市在低空經濟應用領域不斷取得突破:與中新建物流集團合作的“通航+冷鏈”項目投入運營;建成智慧農業植保示范區,無人機飛防面積突破30萬畝;開通3條低空旅游航線,讓游客感受“空中看軍墾”的獨特魅力。
鄂宏達表示,未來八師石河子市將聚焦“六大基地”目標任務,發揮好場景、市場和配套支撐等基礎優勢,努力打造新疆低空經濟創新策源地。同時,繼續深化與中亞國家在農業植保、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合作,暢通跨境物流航線,打造“一帶一路”低空合作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