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劉衛春
近日,撫州市材料產業(新能源)方向專場科技成果對接大會在撫州市舉行,江西樂安縣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現場簽約的7個項目中樂安獨占5席。
今年以來,樂安縣緊扣“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首位主導產業發展需求,以構建高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為核心,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強對接、破難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我們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納入縣域發展重點議程。”樂安縣科技局局長袁靜介紹。一方面,該縣組建由縣科技局、產業園管委會等11個部門負責人牽頭的專項工作專班,實現資源配置與任務推進的“一體化”統籌,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另一方面,該縣每年劃撥200萬元專項經費,為成果轉化分中心的建設與運營提供穩定資金支撐,構建起“組織+政策+資金”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
袁靜說,該縣圍繞“產業需求端”與“技術供給端”雙向發力,推動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的“精準握手”。截至目前,該縣已精準收集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農業、醫藥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需求15項,為后續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該縣以“活動搭臺、產業唱戲”為思路,承辦撫州市高規格材料產業(新能源)專場對接會。會上,7個合作項目簽約金額突破9億元,4家企業現場發布技術需求,5項優質科技成果完成推介。
此外,樂安縣開啟“走出去尋機遇、請進來促發展”的招商策略。一方面,縣領導帶隊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等創新高地開展“雙招雙引”行動,實地考察10余家企業,重點對接新型顯示材料等前沿產業,力爭引入優質項目資源;另一方面,他們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南昌大學等高校頂尖專家團隊赴樂開展調研,為本地企業“把脈問診”。
“當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仍面臨階段性挑戰:部分企業創新能力仍有提升空間,高端人才缺口問題較為突出,少數企業依賴外部技術引進,原創性科技成果產出較少。”袁靜說,針對這些問題,樂安縣制定“靶向式”解決方案。一是加速組建專業化技術轉移隊伍,通過“引進+培育”雙路徑打造技術經紀人與科技金融人才梯隊,同步建立樂安籍人才庫,推進“科技副總”項目落地,全方位強化人才支撐;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依托江西省“1+M+N”、撫州市“1+X”成果轉化體系,進一步整合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用戶等多方資源,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縣域創新生態。
(邱志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