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9月9日,距離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正式啟動倒計時100天之際,海南自由貿易港推介會暨政策解讀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主題為“瓊港合作、互惠共贏”,旨在對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封關運作后更加優惠和便利的政策及廣闊發展機遇進行全面宣介。
海南省委書記馮飛表示,海南自貿港將于12月18日正式封關運作,標志著其建設進入新階段。封關運作后,海南將實施更開放的貨物“零關稅”、更寬松的貿易管理、更便利的通行及更高效的監管模式。他強調,瓊港合作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香港是海南最大外資來源地和服貿伙伴,雙方在金融、數據、旅游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聯動發展,引入國際項目,服務海南企業走向海外,實現互利共贏。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唐華在產業推介中表示,海南具備生態、市場、外向型經濟和人才吸引力的優勢,而香港擁有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和國際化人才資源,兩地優勢互補潛力巨大。她指出,“瓊港攜手鏈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前景一片光明,潛力無可限量。”
在政策解讀環節,海南省委副秘書長、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介紹了自貿港建設的“成型起勢”現狀及“四流便利”“三大開放”“雙15%稅收”等制度創新。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詳細闡述了稅收制度的穩定性、特殊性和漸進性,并表示將陸續推出更多惠民利企政策。海口海關副關長田濤表示,封關后海關將實施“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大幅簡化通關流程。海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楊善華和商務廳副廳長李枝平分別就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和瓊港產業互補發表見解。楊善華強調,海南將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業和熱帶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李枝平指出,香港是海南第三大貨物貿易伙伴,封關后將進一步促進兩地跨境產業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