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夏凡 通訊員 李斯冰
9月16日,走進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的音王電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音王”)音視頻智能科技館,一場無需畫面的自然交響吸引了記者注意。隨著聲音的響起,海上巨浪的磅礴、幽谷蟲鳴的細微等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這款由我們自主研發的沉浸聲系統,打破傳統平面聲場的限制,將聲音還原至真實世界的立體空間,還能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聲音的精確定位,帶來更為極致的沉浸式體驗。”音王國際營銷副總監李遲說。
“技術創新是出口增長的核心。”李遲介紹,今年以來,音王對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出口額同比增長近3成。憑借創新技術,音王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讓世界聽到了來自寧波的獨特聲音,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創新魅力。
作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音王在國際供應鏈中展現出強勁韌性。“獲得AEO認證,就像為我們插上了國際化的翅膀。”李遲表示,專人指導、優先通關等實實在在的便利,讓音王響應速度更快,客戶信心更足。
寧波海關所屬鄞州海關針對海關高級認證企業,提供“一對一”協調員服務,以“政策+服務”雙輪驅動,為企業注入強勁動能。“我們強化規則解讀和風險預判,幫助‘中國好聲音’跨越國際市場準入壁壘,讓‘寧波智造’更具韌性。”寧波海關所屬鄞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
寧波的文化產品出口正以創新為筆,以文化共鳴為墨,繪就一幅絢麗多彩的全球產業新畫卷。
在文化產品出口的另一端,寧波甘奇貿易有限公司以文化共鳴打開市場。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商超的貨架上,一組充滿民族風情的兒童玩具吸引著消費者目光。源自游牧傳統的羊拐骨占卜玩具、一比一復刻的哈薩克族樂器冬不拉模型、印有哈薩克語的“九九乘法表”教具……這些承載著中亞文化基因的產品,均出自該公司的自有品牌“Shapalak”。
“哈薩克斯坦正掀起民族文化復興浪潮,而地處中亞‘心臟’的這片市場,文化產品長期存在供需缺口。”寧波甘奇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千里說,為突破同質化競爭,企業將文化共鳴作為破局關鍵,例如招募哈薩克族員工參與設計,聯合國內設計師團隊深挖本土元素,每年推出20余款“哈味”十足的新品。數據顯示,今年1—8月,甘奇貿易對哈薩克斯坦出口額達2300萬元,同比激增15.4倍。
在創新和文化共鳴的驅動下,寧波文化產品出口正以多元姿態走向全球,為世界文化交流與融合貢獻力量。據寧波海關統計,今年1—8月,寧波市出口文化產品255.1億元,同比增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