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服務能力能夠基本滿足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但仍存在公共充電網絡布局不均衡、設施功能結構待優化、居住區服務供給不充分、供電保障有待加強、運營管理質效有待提升等問題,需要出臺政策予以破解。
《行動方案》提出要實施五大專項行動
一是公共充電設施提質升級行動,針對城市、城際、農村充電網絡的差異化補能需求,分類施策,建設快充為主、慢充為輔、大功率充電為有益補充的城市公共充電網絡,加密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點位布局、優化設施功能結構,進一步下沉延伸農村充電網絡、加大“春節返鄉”充電需求保障。
二是居住區充電條件優化行動,明確新建居住區在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既有居住區因地制宜補充充電設施,開展居住區“統建統服”模式試點。
三是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推廣行動,推進首批車網互動試點建設,構建協同推進和跟蹤評價機制,探索市場化車網互動響應模式,持續擴大車網互動試點范圍。
四是供電能力和供電服務改善行動,要求將充電設施接入需求納入配電網規劃,開展配電網架優化、臺區增容等建設改造,強化報裝接電服務保障,積極拓展業務辦理渠道,優化內部審批流程。
五是充電運營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加大高品質、高效能、高可靠性的設施供給,推動老舊設備升級改造,提升場站環境及運維質量,規范收費標準,完善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臺功能,加強運營服務質量評價及結果應用。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行動方案》圍繞更加注重均衡性、創新性、普惠性、落地性等,研究提出相關政策舉措。比如,針對居住區建樁難問題,進一步強化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積極推廣“統建統服”建設新模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報裝接電流程繁瑣,要求簡化居民充電樁報裝申請資料,鼓勵探索“一小區一證明”等試點應用,落實“三零”“三省”服務舉措。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