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據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快報》報道,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研究團隊提出,太陽耀斑中帶正電的離子溫度可能比此前估計的高出6.5倍,超過6000萬攝氏度。這一發現不僅刷新了科學界對太陽耀斑的認知,也為一個存在近50年的天文謎題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太陽耀斑是太陽外層大氣中突然釋放大量能量事件,會瞬間將太陽大氣中的離子加熱至千萬度以上,同時釋放大量X射線和輻射。這些耀斑對航天器和宇航員存在潛在危險,也會影響地球高層大氣的電離層和空間天氣。
過去,科學界一直假設太陽等離子體中的離子和電子溫度基本相同。然而,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最新數據發現,太陽耀斑會優先加熱離子,使其溫度遠高于電子。這種溫差在耀斑的重要區域可持續幾十分鐘,足以影響光譜觀測結果。
這一發現與長期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密切相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不解,為何太陽耀斑的光譜線比預期更寬。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這種更寬的光譜線是由等離子體湍流引起的,但未能確認湍流的具體性質。
經過近50年的探索,新研究提出了一種范式轉變:離子溫度可能在解釋太陽耀斑光譜線寬度這一長期未解之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