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操秀英
9月18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邱勇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密切合作,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形成了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套政策“組合拳”,推動科技金融工作實現了“破題”。
圍繞這些政策的實施和落地,科技部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導創業投資“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快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預計將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加速布局了一批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基金,簽約金額突破3800億元。聯合社保基金會、大型銀行和地方政府,推動設立科技產業融合基金、科創協同母基金、創投二級市場基金等,規模將超3500億元,為創業投資“引流”“疏堵”。
二是推動銀行信貸更大力度地支持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增加到了8000億元,再貸款利率降低至1.5%,支持的范圍更大、貸款的利率更低。聯動實施“創新積分制”和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累計向21家銀行推薦了超過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簽訂貸款合同超2900億元,企業融資的獲得感顯著提升。推動國家開發銀行設立3000億元的“重大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金融支持。在中央政策的引導下,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比其他各類貸款增速高16%。
三是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健全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機制,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領軍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等提供便利;推出了科創板改革“1+6”措施,進一步增強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正式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長期、更低利率的融資渠道,目前已經有288家主體發行了超6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
四是“全國一盤棋”推進科技金融工作。建立了跨部門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指導北京等13個重點區域開展科技金融的試點示范,推動濟南等7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和上海臨港等3個科技保險示范區高質量發展。邱勇透露,近期正在實施科技金融創新政策“揭榜掛帥”,引導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開展各具特色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