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近日,“新毒株甲型流感病毒H3N2來襲”“甲流H3N2癥狀比普通感冒更重”等話題登上熱搜。不少網友表示,感染后發燒、咽痛、全身酸痛很明顯,癥狀比較嚴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第43周(10月20日—26日)流感周報顯示,南方省份檢測到1013份流感病毒陽性標本,其中926份為甲型(H3N2),北方省份檢測到580份流感病毒陽性標本,其中569份為甲型(H3N2)。
甲型H3N2感染占比已超過90%,有相似癥狀的患者如何判斷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還是感染流感病毒?患者康復周期如何,是否有后遺癥?這個毒株難防嗎,如何有效防控?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11月5日聯系采訪了相關專家。
一問:有了癥狀,如何判斷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
流感并非大號感冒,因此如果掌握要點,區分起來并不難。“流感起病更快,一般是突然發熱、頭痛、咽痛,咳嗽,有明顯乏力、肌肉酸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普通感冒相較而言起病慢,主要癥狀是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和乏力肌肉酸痛比較輕微。
“判斷自己是普通感冒還是感染流感病毒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早期識別有助于盡早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河北邯鄲市人民醫院院長、主任藥師李楠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感染甲流后高熱是常態,患者體溫基本維持在39℃以上,而且會持續3—5天。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很少發燒,就算發燒也大多低于38℃,1—2天就能緩解。
“簡單來說,如果你感覺‘突然病倒,全身都不對勁’,又高燒又渾身疼,那大概率是甲流;如果只是‘鼻子不舒服’,那更可能是普通感冒。”李楠補充道,其實最快速、最精確的方法是病原檢測。早點做出判斷,既能保護自己和家人,也能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二問:感染流感,什么時候能好、有后遺癥嗎
如果確定感染了流感,如何快點好起來?“抗病毒治療關鍵在時機。”李楠說,抗病毒藥物,比如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在出現癥狀的48小時內使用,既能明顯縮短病程、減輕癥狀,又能降低并發癥風險。
對此,李侗曾也表示,流感應該盡早抗病毒治療,奧司他韋或者瑪巴洛沙韋都是我國診療方案推薦的,今年新獲批的昂拉地韋和瑪舒拉沙韋也可以,尤其是老人、兒童、孕婦、有慢性基礎疾病、肥胖等重點人群要盡快接受抗病毒治療。
“甲流本身不留后遺癥,但如果應對不及時,甲流還有可能誘發嚴重的并發癥。”李楠強調,并發癥對身體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例如常見并發癥中的肺炎可能會損傷肺部功能,而并發癥中的心肌炎可能影響心臟健康。此外,在進行合理退燒時,兒童和青少年不能用阿司匹林,否則可能引發罕見且危險的瑞氏綜合征。
對于沒有并發癥的健康成年人來說,一般一周內甲流的典型癥狀會緩解。一些患者康復后仍會出現咳嗽和沒力氣的情況,甚至2周或更久癥狀才能完全消失。李楠解釋,這屬于正常現象,不用太擔心,但要通過充足休息、清淡飲食、及時補水等措施,為身體康復提供“補給”。
三問:如何做好甲型流感的防護
積極接種疫苗,是多位權威專家強推的流感防護舉措。
“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也最經濟的預防手段。”李楠表示,6月齡及以上、沒有接種禁忌的人在每年9—10月流感季來臨前就應接種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韓俊表示,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和往年不太一樣,但是不管怎么變,它仍然是流感病毒。結合全國流感監測數據,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每年發布的流感疫苗株推薦意見,當季流感疫苗的組分會被調整,從而與當年的流行株抗原性盡可能匹配,以更好地預防流感。
韓俊補充道,打了疫苗后,就算不小心感染了,也能大大降低出現肺炎、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因此,老人、孩子等免疫力相對弱的人群尤其要通過接種流感疫苗,有效降低因流感住院甚至導致重癥和死亡的風險。
針對日常防護,李侗曾建議公眾,去醫院、商超等高風險場所戴口罩,有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隔離休息,不要帶病上班上學聚會,也不要接待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來訪。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