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團隊在6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成果稱,全球首例由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獲得的供體胰島β細胞,在未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在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成功存活,并發揮功能長達12周。這項技術為根治Ⅰ型糖尿病帶來曙光。
Ⅰ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胰島β細胞導致的疾病。現有胰島素療法雖能控制病情,但患者仍需終身治療,且面臨心血管病風險增加、壽命縮短等問題。傳統胰島細胞移植受制于免疫排斥反應,需長期服用具有毒副作用的免疫抑制劑。
為攻克Ⅰ型糖尿病治療中的上述難題,研究團隊開創性地采用“基因魔剪”CRISPR-Cas12b技術,對供體胰島細胞進行了改造:敲除B2M和CIITA基因以降低免疫原,轉導慢病毒以過度表達CD47。得到的低免疫工程細胞隨后被精準植入42歲受試者的左肱橈肌。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治療過程完全未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炎藥和免疫抑制劑。
84天的嚴密監測顯示,移植細胞成功躲避了免疫系統的“追殺”,未引發T細胞活化或抗體反應。影像學檢查證實移植物存活良好,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顯著下降42%。盡管目前移植細胞數量僅為治療需求的7%,但這項生存與功能驗證實驗已取得關鍵性突破。
研究團隊表示,此次使用的低免疫基因編輯技術可能獲得更多治愈性β細胞,未來有望實現無需免疫抑制的糖尿病根治方案,讓數百萬患者擺脫每日扎針的痛苦及長期并發癥的出現。